工资个税申报要当心!这样“避税”真的很危险 税务部门将“重点关注”!
发布时间:2020-05-19阅读数:9583
企业冒用大学生信息偷税或套取补贴,不是新奇事!只不过,这些窗户纸“一不小心”被个人所得税APP一下子捅破了。
近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
税务人员称,很可能是学生信息被企业冒用,以达到偷税的目的。
据了解,企业涉嫌偷税,当地税务部门已经受理,等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后,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图自@郑州大学城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上,“被企业盗用个人信息虚报个税”的问题也成了热点问题。
平台在答复中称: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规〔2019〕860号),明确对于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存在偷税、骗税、骗抵、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恶意举报、虚假申诉等失信行为的当事人,税务部门将“重点关注”,依法依规采取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
51个税提醒,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以防被不法企业冒用进行虚报个税和工资。

个税将成为税局稽查重点
今后,个税必将是税局稽查的重点之一,你的所有收入全部都在税务监控之下!
1、强大的金税三期系统
金税三期依托于互联网,集合大数据评估、云计算功能的“智能税收系统”,从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库存、银行账户和应纳税额等几个纬度来判断企业的税务问题。
金税三期系统还依靠第三方力量——金融管理、国土、住建、公安、民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支持来查税。
2、一人一税号,找人替发工资行不通
现在企业是一个税号终身不变,以后个人也一样,金税三期,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每个人的身份证号唯一且都联网!同样对替收工资的人来说也有风险。
3、不规范的工资申报情形
纳税申报工资低于实发工资,隐瞒个人所得税;非本单位人员,乱拉人头申报工资,虚增企业费用,逃避企业所得税。
4、现金交易会发生巨大变化
税收征管法将进一步修订,未来会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这些都将促进现金交易的规范管理,社会综合配套条件会一步步完善。
工资表9个涉税风险要注意
1、工资个税计算是否正确
重点检查工资表中代扣的个税金额是否依法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是否存在人为计算错误、故意少交个税的情况。
2、人员是否真实
重点检查工资表上的员工是否属于公司真实的人员,是否存在虚列名册、假发工资现象。
3、工资是否合理
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4、是否申报了个税
重点检查企业工资表上的人员是否均在金税三期个税申报系统中依法申报了“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
5、是否存在两处以上所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707号)第二十五条规定:“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6、是否存在已经离职人员未删除信息
重点检查企业工资表中是否还存在人员已经离职、甚至已经死亡等,但是仍然申报个税,未及时删除这些人员的信息的现象。
7、适用税目是否正确
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在计算个税的时候是否故意把“工资薪金”项目转换为“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把高税率项目转为低税率项目,造成少申报个税。
8、年终奖计税方法是否正确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年终奖特殊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9、免税所得是否合法
重点检查工资表中的免征个税的所得项目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如免征个税的健康商业保险是否符合条件、通讯补贴免征个税是否符合标准等。